第618章 请客吃饭(2/2)
南明覆灭前后,太上皇对原有明国官吏照单全收,东南很多府县,就像辛亥葛敏后的民国,只是把衙门口换个牌匾,知府换身官袍,接着上任。
当年朱常灜滥封官爵,太仓知州以下职位,基本都被四大家族占据,连王衡这样的乡贤,也受弘光朝廷招徕,一个人做了三个县的县令。
太仓州(包括各县)三百多万亩田地,几乎被四家瓜分殆尽,连太仓卫所,织造局、钞关的官田,他们也不放过。
广德皇帝整治的重点,便是娄城这些蛀虫。
山雨欲来风满楼,张家是四大家族中最弱小的一支,首先感来自南京的杀气。
如今江南平定,长江口被海军封锁,在太上皇的部署下,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
这些贪得无厌的硕鼠,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逃,难免做困兽之斗。
王衡抬头望着中堂牌匾下悬挂的王家祖上遗像,恶狠狠道:
“那又怎样?城头变换大王旗,我自岿然不动!不是为兄夸口,在这娄城,几百年屹立不倒的,只有我们王家!便是齐军来了又如何?家父门生遍天下,现任内阁首辅八人中,有四位是我父亲门生!还不说北直隶各地府县……当年刘綎发迹,靠的也是家父推举。”
张原哪里知道王家和皇帝还有这层关系,惊的张大嘴巴。
“变法变法,不管他怎么变,天地君亲师,他变不了!除非刘家真要欺师灭祖!”
张原凑到近前,小心翼翼道:
“莫非辰玉兄想·····”
王衡打住话头。
“知道就好,太仓地面,最不缺的就是打行蝲唬,找几个可靠人手,软硬兼施,还记得你本家张溥那篇《五人墓碑记》吗?”
张原的表弟是当今大学士张溥,当然,表弟发迹后,也不认他这个表哥了。
“当然记得,”
崇祯二年三月十八日,锦衣卫跑到苏州开读圣旨,要捉拿周顺昌,引起吴民反感,而周顺昌之被逮,是因为织造太监李实参奏原任应天巡抚周起元时被串入其中,与后世所谓的抗税无丝毫关系。
《陶庵梦记》中颜佩韦等四人是把兄弟。
《明经世文编》中写道颜佩韦打行出身。打行替人要账,打架,报私仇。他们甚至圈养一些傻子(或把好人弄成傻子)替人在官府受刑乃至替人去死。
《五人墓碑记》背后真相很可能就是:东林党人花钱找打行,让他们出人顶缸,找些傻子替死平息事端。
于是颜佩韦四人和周文元走上前台,成为义士,赴义而亡。
“还是那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走这步,先礼后兵吧。”
王衡眯缝眼睛,回忆起往事,悠悠然道:
“我好歹在太上皇身边待过几年,深知他秉性,这人虽是武夫,城府颇深,精心计划,若知道代价太大,他便不做了。”
“所以,咱们要让今上知道,新法祸国殃民,强力推行,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张原当然知道王衡口中的惨重代价是什么意思。
只要四大家联合,大不了像崇祯年间那样,再弄死几个花子流民,将他们描述成仁人义士,说他们为太仓百姓而死,扇动民变,威胁朝廷。
须知太仓可是东南重地。
到那时,想必这劳什子变法就会不了了之,至少,不会先在太仓州施行······
“吃菜吃菜,不说糟心事。”
一桌子玉盘珍羞。
张原吞下块酒酿清蒸鸭子,呷了口十年老绍兴酒。
鸭肉皮白柔嫩、肥而不腻,绍兴酒芳香醇烈,走而不守。
心道他张家的厨子该换了,以前做的都是什么猪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丫鬟端上小巧精致盘子,王衡兴致盎然介绍道:
“这是安南国新进的胭脂米,米粒研磨成粉,用铜钱大小的莲叶,加上鸡皮熬制而成,再用直塘乌鸡煲汤一起蒸,最是滋补,你尝尝滋味如何?”
“这般贵重····”
“公子?”
见张原快子停在半空,王衡一脸诧异。
张原虽也是纨绔子弟,哪里见过这豪奢场面,吞吞吐吐道:
“要不少银子吧?今日起得早,来时没吃早饭。”
王衡抚掌大笑,大手一挥,尽显豪迈之态:
“不贵不贵,一碗米三十两银子而已,没吃饱,便多吃些,几碗米饭,我太仓王家还是吃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