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血溅五步(1/2)
胥孟府连绵营帐里,魏武泽有数日难得安眠,向来不甚笃信天象,而连有几日外出夜观星斗,都未觉察出异状,但仅凭眼前这点微末慰藉,全然缓和不得心焦,而之所以心焦,是因不单单正帐王庭现如今背山而行,只观表象仍是兵马充沛钱粮能继的胥孟府与各部族,同样是在连片刀尖上来回踱步。
天西城攻城最后一旬时日,魏武泽曾引来百十亲卫前去压阵,起因就是在于这位胥孟府军新帅,起初如何都不信天西城这座颓倦老城,仅仅依仗城中不过万守卒与流州那点微末家底,能接下攻城械齐全且心气始终未生出低落的胥孟府兵卒攻势,早先更提前布置暗棋前往天西城中,得知城中强弓硬弩数目奇少,全然不能与胥孟府军中相比,更乏粮草辎重,即使城墙坚固,依然苦撑不得。
事事躬亲必然不差,但魏武泽深思熟虑之下,依然有所忌惮。
自黄覆巢重伤离去过后,接替统兵大帅的那位胥孟府中人,志大才疏,自前来军中过后只图安稳现状,数次姑州边沿小战虽未尝败绩,但亦是损兵折将,全然未有黄覆巢那般统兵本事,与恩威并施的能耐,倒是私下与几位部族差遣来的使者洽谈,私下吞去不少好处,从而使力不均,凡未曾前来走动的部族遇上那几部族的兵马,争抢大元西境平原时,此人皆要从中使绊,替那几地部族争夺好处,近乎已是将内外亲疏放到台面上去,惹得军中争执不断,军心动摇。
即使胥孟府察觉出军中有这般变化,急忙换帅,那位前任大帅卸任退往大元东境时,依旧被部族中人割去头颅,挂到一处大城城头数日不敢有人妄动,不晓得往后又接连出过多少高明招数,才将已见颓势的军心强行笼住,可到魏武泽接过统兵大帅时,依然觉察出人心浮动,军心溃散的端倪。
这等断人根基生路的举动,甚至比屡战屡败,还要损伤军心。
因此魏武泽继任仅几日,就同各部族将言语挑明,意为各部地域如何统分,其实要待到战事尘埃落定,大元全境落在掌中时才可作数,即使如今占去,过后未必就能牢牢握在手上,不过担忧各部难以心安,争抢地盘一事难以杜绝,他这位暂代黄覆巢的统兵大帅说到底只不过是胥孟府中人,不见得有多精于战事,更不见得左右来日各部地域分划,但既然正帐王庭始终存留有一口气,围于姑州的兵马,就不可清减一分。往日各部私心举动姑且算是往事,凭百姓填补兵马数目的行径也不再问责,可从自己接过统兵大任起,兵马数目不可有变,再有私挪兵马争夺地域的举动,依军中法度处置。
如此一来,既令各部安心,又立下规矩来,即使仍有这般举动,但定然有所收敛,魏武泽方才觉得这大任可接,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部族之中莽蛮众多,历来都是同恶虎群狼赌勇斗狠,人心贪念虽未必赶得上别处朝堂道貌岸然之辈那般深重,可铤而走险事向来不算稀少。
许是人算不如天机,正因种种迹象令人看来天西城算不得难攻雄关,又因魏武泽需坐镇军中,一来能震慑诸部不起私心念头,二来可保姑州北境始终稳稳占据胜算,在魏武泽引亲兵窥见天西城城头时,才晓得这座重峦叠嶂遮掩之下的大城,即使山穷水尽,而人人不惧,几日过后便调兵退后,搁置攻城一事。
对于胥孟府连同诸部兵马而言,兴许攻下这座天西城,能长驱直入刺入流州腹地,使得本就风雨飘摇的王庭距离兵败消散,更进一步,然而此战损兵折将还在事小,本就军心不稳,倘若再有大批伤亡,各部族管辖一事雪上加霜,兴许内乱更重。虽天下少有义战,但簇拥正帐王庭不惜死不惜受苦的三州百姓兵卒,军心的确比起各有所图故而聚在胥孟府帐下的部族稳固许多,天西城冲入城中的兵马幸存之人,撤出城后皆言城中惨状,反倒引得军中议论四起。
皆是大元当中历代百姓,何苦去分个生死输赢。
因此魏武泽撤军之选,并非下策。手握**州地的胥孟府尚可凭治下万民供给兵马消耗,而不比王庭维系军粮艰难,战事到此等地步勇战反倒不算在上上之选,在魏武泽看来,大抵最为稳妥的赢法是在于相持不下四字,即便大军囤积姑州之外,只需牢牢截死姑州粮道,再逾两月,兴许就有不攻自破的情势,兵不血刃即可耗尽正帐王庭这最后一口相当长的气息。
然而近日暮时节,足足有数十骑前来报信,将辗转反侧难眠的魏武泽生生从种种繁杂念头和怪诞短梦中扯回身来。
身为王庭统兵大帅的岑士骧绕行近千里,不知为何在五锋山南坡乱石山中显露踪迹,岑字旌旗遭胥孟府守粮道伏兵团团围困。镶于正帐王庭当中的暗子更有书信来报,言说岑士骧已有多日不曾露面,凡事需在军帐外禀报,且向来避战的王庭兵马,从昨夜就连番调动,眼下已屯兵姑州北境,近乎倾巢。
似乎当真是岑士骧兵行险招,为另起粮道而不惜以身犯险。
-->>